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眷恋1988

冥冥之中注定人生有许多无法言知的机遇、缘分,它改变、左右人的命运、情感。恋如娟娟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目前,从事最烦最难的工作。过去的日子充满幸福、欢乐,但更多的是艰辛、坎坷、挫折和汗水。今后的日子,我将坚守友善、宽容、爱心、坚强、乐观、向上。

【转载】春夜喜雨  

2014-01-01 18:14:35|  分类: 文学作品-诗词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春夜喜雨

春夜喜雨 - 淡水 - 淡水的博客

    《春夜喜雨》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,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。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。他亲自耕作,种菜养花,与农民交往,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,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、润泽万物的美景,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。

    诗虽没有一个喜字,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。一开头用一个“好”字赞美“雨”,会唤起人们的联想。接下来,把雨拟人化,说它“知时节”,懂得满足客观需要。的确,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,正需要下雨,雨就下起来了,它是多么“好”。   
   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“好”。雨之所以“好”,就好在适时、好在“润物”。春天的雨,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。然而也有例外,有时它会伴随着冷风,由雨变成雪;有时它会伴随着狂风,下得很凶暴,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,但不是典型的春雨,只会损物而不会“润物”,自然不会使人“喜”,也不可能得到“好”评。所以,光有首联的“知时节”,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“好”。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,那个“好”字才落实了。   
    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”仍然是拟人化手法。“潜入夜”和“细无声”相配合,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,且表明那雨有意“润物”,无意讨“好”。如果有意讨“好”,它就会在白天来,就会造一点声势,让人们看得见,听得清。惟其有意“润物”,无意讨“好”,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,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、细细地下。

    雨这样“好”,就希望它下多、下够、下个通宵。倘若只下一会儿,就云散天晴,那“润物”就很不彻底。诗人抓住这一点,写了第三联。在不太阴沉的夜间,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,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。此时放眼四望“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”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。此外,连江面也看不见,小路也辨不清,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,地上也像云一样黑。看起来,准会下到天亮。   
   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。如此“好雨”下上一夜,万物就都得到润泽,发荣滋长起来了。万物之一的花,最能代表春色,也就带雨开放,红艳欲滴。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:整个锦官城(成都)杂花生树,一片“红湿”,一朵朵红艳艳、沉甸甸,汇成花的海洋。   
    这首诗写的是“雨”,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,从各方面进行描摹。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,直接赞美了这场雨的及时。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,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。后面六句集中写了“夜雨”。野外一片漆黑,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。于是兴奋地猜测:等到天明,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。诗中没有一个“喜”字,但从“潜”“润”“细”“湿”等字,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。浦起龙说:“写雨切夜易,切春难。”这首诗,不仅切夜、切春,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高尚品格,表现了诗人的、也是一切“好人”的高尚人格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8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